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?

妈咪爱婴网 www.baby611.com 2020年07月14日 09:42:19 

  前言 荀子曾说:“人之初也,不能无群”。孩子从一出生就有与人交往的要求。同伴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儿童与同伴的交往经历对其身心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。缺少朋友比成绩差是更严重的问题。

  人际交往能力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之一。特别在当今信息化时代,如果一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差,就很难与老师、同学进行合作学习。整日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,无论是对他们的学习、生活,还是性格的养成都是极其不利的。那么作为父母,我们该怎么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能力呢?

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?

  了解同伴交往的意义

  同伴和圈子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,有助于儿童从个体的人快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。拥有同伴,意味着被接纳,被认同,被认为有价值;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;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持续提供成长的动力。

  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,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,促进个人人格的健康发展。

  同伴关系有助于社交技能的发展。缺乏同伴的儿童的交往能力、换位思考能力、协作互动能力都会显著低于有同伴支持的儿童。

  熟悉同伴交往的发展特征

  ●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与同伴交往的需求逐渐增加,与同伴相处的时间也增加,容易形成小群体。

  研究发现:7-11岁的孩子与同伴玩耍的时间占其全部时间的40%左右。逐渐与同伴交往更密切,与父母的交往相对疏离。

 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与同伴交往太少,而对父母过于依恋,就说明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了严重问题。

  ●6-10岁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易形成群体。与同伴群体其他成员的交往中,儿童会发现团队合作的价值,萌生对实现共同目标的团队责任感和忠诚感。

  如果交往的同伴圈在穿着、爱好、行为等方面有偏差倾向(打游戏过度、上网、打架、挑战班规校纪、奇装异服等),儿童个体会在群体的影响下,表现出从众心理和行为,以维护自己的归属感和作为成员的责任感。这个非常危险,家长必须进行干预。

  ●儿童友谊发展的五个阶段:

  第一阶段(3-7岁)

  “实用主义的友谊观;”,谁有玩具跟谁玩。“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”。没有友谊概念,“朋友”就是暂时的玩伴,“友谊”不稳定,容易受物质影响。

  第二阶段(4-9岁)

  单向帮助。要求朋友服从自己的要求,满足自己的 愿望;如果顺从,就是朋友,否则就不是朋友。“友谊的小船随时翻”。

  第三阶段(6-12岁)

  双向帮助。了解了友谊是相互的,但仍然不稳定,“友谊的小船也会翻”。

  第四阶段(9-15岁)

  亲密共享。认为朋友要共享,互信,忠诚,甘苦与共。朋友逐渐成为孩子愿意亲密交流的人,而非父母,也是这个年龄段发生与父母交流的疏远。

  第五阶段(12岁以上)

  自发的相互依赖。交往双方能相互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,友谊关系稳定。

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?

  同伴接纳对孩子发展的影响

  同伴接纳:指儿童被一群同龄人关注和喜欢的程度。被大部分同学喜欢的,同伴接纳程度高;被大部分同学讨厌的,同伴接纳程度低。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影响儿童的自我认知、自尊水平、幸福感、归属感、情绪和校园生活适应状况等多方面。

  根据孩子被同伴接纳的程度,可以分为五类:

  研究发现 1:

  根据被同伴接纳的程度看,被拒绝的孩子的状况最糟糕。受到同龄人拒绝的孩子,未来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、心理失调(孤独、焦虑)、学习成绩不好等现象和行为偏差问题。

  研究发现 2:

 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,同伴接纳的影响逐渐增大。对2-6年级小学生的研究发现: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影响。越受欢迎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。低年级时,同伴关系对学习成绩影响较小,年级越高影响越大。

  研究发现3 :

  性格外向的、举止友好、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的、情商较高的孩子更受同伴的喜爱,被接纳程度较高。儿童被同伴拒绝,常常是因为他们做出不当的行为,攻击同学,自我中心,表现自私,不会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,常常与同学冲突,不懂得化解冲突等等。 被忽视的孩子表现得比较退缩,不主动交往,也没有掌握交往技能。

  研究发现4 :

  父母的人际交往模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模式。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交往模式,无意识地学会,或者有意识地模仿实践与他人交往。父母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的言行举止会“遗传”给孩子。

  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要关注自己的交往行为和方式,主动教会孩子如何与人交往。父母们在社交中的言行举止是对孩子直接的社交素养教育。高素养父母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孩子。

  培养同伴交往能力的方式

  在培养孩子同伴交往能力上,家长需要做以下几件事:

  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,了解孩子被同伴接纳的程度;通过了解孩子的同伴来间接了解孩子。引导孩子的友谊观念。支持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,为孩子创造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。如果孩子被同伴接纳程度较低,被孤立,可能成为同龄群体中的“边缘人”,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,搞清楚原因,对症下药。如果孩子“被同伴忽略”,家长必须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,培养孩子至少一项体育或才艺特长,鼓励孩子多表达,勇敢展现自己的才艺和个性魅力。如果孩子与同伴发生了冲突,最好不要干预过多,给孩子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,鼓励孩子自己去化解与同伴的冲突。孩子在人际冲突中也能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,提升社会交往的能力和情商。

  • 同伴交往推荐
  • 关注我们